引用:
原帖由 网络低俗风 于 2010-8-13 21:35 发表 
我表哥职高汽车销售毕业的,5年做到丰田4S店的部门经理,月入总计也有15000左右了(一些灰色收入)。
以为学校里读好书就能拿高薪,不是很天真的事儿么?
读书就是为了拿高薪?
个人能力有差别,这是单凭学校里学不来的,当然还依靠个人资质与悟性,家教,后天成长。读死书,分数考得高但不会灵活运用知识,或者高智商低情商没悟性不会交际的教育废品大有人在,另外,个例不具有代表性。职高毕业生属于你表哥这种收入水平的能占多大比例??
值得人警惕的是脑体倒挂与新读书无用论的现象,多年读书需要学生与家庭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,如果回报还不如那些没投入金钱和努力的不读书的人,如果这种情况成为普遍现象并长期化,可以想象这个国家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全面退化,全民的蒙昧花,那么这个国家距离被开除地球球籍也就不远了。
一个小国可以在流通环节下功夫,玩贸易立国这套,一个大国也这么搞??想找死?不尊重知识,不重视教育的民族,只配给尊重教育,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当产业链条末端的产业奴隶,这样的民族有什么资格为此还洋洋得意的。
现在只得警惕的一个现象是,在部分依靠高污染作坊式小厂短期暴富的农村地区,家庭人均收入猛增后,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种素来有尊师重道传统的地方,在快速富裕之后适龄人口平均教育水平不但没有相应提高,反而在快速退化,10年甚至更早之前还处于贫困时,读书是这些地方年轻人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,下功夫苦读跳农门的风气比较浓。现在快速致富了,一方面是环境恶化,另一方面因为高等教育的弊端,新一代适龄人口在家境转好之后,反而不愿意读书,初中高中阶段辍学率高的惊人。以某北方著名小商品集散地农村为例,该地典型的一个村,家庭作坊式工厂,一般雇工5-20人,村人均收入几十万,一个2000人的村子,20年前极端贫困时,每年高考考取本科的大约能有10来个,现在经济条件大大好转了,几年也考不了一个,高中毕业的适龄人口连1/3都达不到,大部分在初中和高中就辍学了。新读书无用论,辍学的小孩家里不缺钱,小孩自己也好逸恶劳,不肯下功夫读书,再说即使大学毕业,也没有好工作,还不如回自己家里小厂里从事低技术工作,事实上多数小孩连这种工作也不愿意干,啃老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