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新话题与讨论建议及审查说明
欢迎发布有讨论和阅读价值的话题;不欢迎嘲弄宗教、种族、地缘、性取向等话题。
推崇布拉格公民论坛《对话守则》: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,不是为了斗争;不做人身攻击;保持主题;辩论时要用证据;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;尽量理解对方。
遵循《世界人权宣言》第十九条不对用户已发表言论进行删除处理;用户有权限删除本人已发表言论;编辑会合并重复话题。
发新话题
收藏 订阅 推荐 打印

“全国山河一片红”,怎么样?

“全国山河一片红”,怎么样?

目前还只是一个不太完整的想法而已,欢迎补充。有了新想法,俺也会随时跟帖。
-------------

“全国山河一片红”,不是指这个。。。



是这样。

在豆瓣上发《克拉玛依》死难者名单和导演专访,被封帐号了。

由此想到一个问题。

遮羞布、国新办、各省网监部门发布的敏感词,貌似有越来越多的常用词?

比如地名,远的有乌鲁木齐、拉萨、石首、瓮安,近的有克拉玛依等等;常用词,比如谷歌、西厢、温习、胡萝卜和其他什么24嘴口交机这些切口(囧)。

当初西厢计划刚出来,有人就议论说,给翻墙计划、翻墙软件起名字,最好用常用词,这样就能让一些人在无意中搜索到。

这里的问题在于,网监监控敏感词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不是无限供给,他们需要花钱雇人来删除、监控。如果更多的常用词和地名成为敏感词,每个敏感词是个“红叉”,那么,“全国山河一片红”就真正实现了。

“全国山河一片红”哪怕部分实现,中国的网络就将极不稳定了。比如,地名是最常用的一类词汇,是个地名就监控,就自动跳到后台由版主、管理员审核,大家的正常交流就会受到很大影响。我们发帖可以用同音字、加标点符号,但正式的文章、文件是不能这么做的(比如前一阵子,广西新闻网就因为网站里有胡囧涛而被自己的系统自动关闭,谁也不能进入)。

换句话说,【1】网民其实是可以利用敏感词来拖垮网络的。当然,由此造成的不便,网民是完全无责任的。谁也没同意他们把纳税人的钱用来监控我们那些普通正常的言论。

至于如何拖垮……还没想到……

另外,有趣而且很有意义的一个现象是,敏感词并非完全是全国统一发布。这就意味着,A省或全国都正常使用的词汇,在B省偏偏就出了问题,成了敏感词。这意味着什么呢?这就意味着敏感词的出现是完全无法预料的,而这种各省市各自发布敏感词的混乱局面,应该会随着各种地方性事件的出现而不断升级。

事实上,全国通用的敏感词并不很多,而各个地方发布的禁区、敏感词才是主力。至少前一两年是这样。(从某渠道了解的)

【2】这种不断出现的混乱局面,必然干扰正常的信息交流。而这正是可以借此利用的机会。

牛人发挥才智吧。


----------
另,据观察,比如地名敏感词分两类,一类是永久敏感,没有实效性,比如天安门广场、长安街;另一类是暂时敏感,时间可长可短,中间或许还有间断,什么时候出现也无法确定,比如汕尾、太石村、石首、拉萨、克拉玛依等等。(这段话有什么用。。也许可以启发出什么吧。。。)
拖垮的后果是什么?需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?有什么办法把行动设为可控?
还是觉得真理部内参最强

回复 2楼 发粪涂墙 的话题

不知道嘞~

只是有這么個想法而已。。

也許大家能想出什么來也不一定~
说实在的。。翻墙才是王道。。这些敏感词的使用量是一定的,不会因为某些人的煽动而激增,但是,我们可以制造事件来增加敏感词的数量,当数量达到一定地步,敏感词就废了(话说,因为制造事件而进宫的人数太多,是不是也能拖垮监狱呢?毕竟这个年代,共党已经不能随便枪毙政治犯了)
引用:
原帖由 741275952 于 2010-4-6 13:33 发表
我们可以制造事件来增加敏感词的数量,当数量达到一定地步,敏感词就废了
对对,我就是这个意思。
一直没说出来。
引用:
原帖由 发粪涂墙 于 2010-4-6 11:25 发表
拖垮的后果是什么?需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?有什么办法把行动设为可控?
终极目标当然是全国拔网线喽,后果可不可控很重要吗?要的就是不确定性!
我一直很神往,21世纪全国断网到底是个什么感觉

[ 本帖最后由 飞牛 于 2010-4-9 23:58 编辑 ]
网民不断有新词语产生,要完全屏蔽是不可能的。

网站可以搞白名单,可是敏感词是搞不了白名单的。
拖垮了网络没有人会着急的.但是没有了敏感词数据库很多人会睡不安稳.
发新话题

快速回复主题

 

[完成后可按 Ctrl+Enter 发布]  预览话题  恢复数据  清空内容

顾问:莫之许、北风、不锈钢老鼠、温克坚、艾未未、冉云飞、安替、崔卫平、闾丘露薇、章立凡 形象代言:宋石男 法律顾问:浦志强
编辑
:张书记、上肛上腺、抑扬、musicool、王祖贤、alix001、核子力量、四夕亚日、炽鸢侯、木火
技术:库存袈裟、麦圆、散光